中國製造的單項冠軍們都在哪?《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推動製造業變革
中國製造的單項冠軍們都在哪?
01
中國製造的單項冠軍們都在哪?
隨著全球發展進入新階段,製造業重新成為大國競爭的重要領域。美國、德國等相繼******政策以促進製造業提升。我國也******了《中國製造2025》等一係列政策以改變製造業“大而不強”的困境。其中,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是一項重要行動。
2016年,工信部印發了《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培育提升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引導製造企業專注創新和產品質量提升,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帶動中國製造走向世界。到目前為止,已公布了五批單項冠軍企業名錄。
本期首先讓我們來聊一聊這些企業在區域空間上都分布在哪,又有哪些區域及城市在單項冠軍企業方麵實力突出。
區域分布
單項冠軍空間分布
(圖中白線為城市群邊界)
根據本團隊收集整理的全國五批單項冠軍企業(含示範企業、培育企業以及冠軍產品所在企業,下同),在總體空間分布上呈現出諸多熱點區域。
長三角是麵積最廣的一塊熱點區域,上海及蘇南、浙北是我國製造業的傳統優勢地區。另一個麵積較廣的熱點區域出現在濟南、青島周邊,但煙台、威海尚未與之完全連綿,山東的製造業實力確實強大。
除上述兩個區域外,京津冀、珠三角、海峽西岸也是我國單項冠軍企業的重要熱點區域,其在空間上沒有形成大麵積的連綿發展,但在內部密度上較高。
其他熱點區域主要分布在我國各個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周邊,包括長江中遊城市群的武漢、長沙,中原城市群的鄭州等。
城市分布
從各類單項冠軍的分布來看,我國的實力區域除了北、上、深、杭等頭部城市之外,長三角城市群、山東半島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海峽西岸城市群等都是整體實力較強的區域,特別是蘇南浙北地區和濟青地區呈現出量大麵廣的特點。
各類單項冠軍數量TOP30城
可見,除了對於頭部城市的引導發展,對於我國傳統製造業優勢地區的轉型升級同樣是我國實現創新戰略的重要著力點。
02
單項冠軍們都專注於哪些產業?
產業類型
單項冠軍所屬領域
基於企業數量表征的整體單項冠軍所屬產業類型,可分為三大板塊:
第一大板塊企業數量占比達到64.87%,從主營產品上看,整體技術密集程度相對較高,包括通用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金屬製品業以及汽車製造業等領域;
第二大板塊企業數量占比為26.1%,主營產品的技術密集程度相對次之,包括科技推廣與應用服務業、紡織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等;
第三大板塊企業數量僅占9.03%,多以傳統製造業為主。
城市特點
對主要城市單項冠軍企業的專注領域進行分析,可以總結為這樣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綜合型城市,例如寧波市、煙台市、南通市、南京市、濟南市、天津市等城市,單項冠軍企業分布的領域較多,沒有相對主導的製造業領域;
第二種是具有一兩個主導領域的城市,例如深圳市、上海市、常州市、徐州市、無錫市、佛山市、武漢市、廣州市等城市,主導製造業優勢明顯,絕大多數城市都屬於這樣的類型;
第三種是僅僅有少量單一製造領域的城市,例如長春市、銀川市、柳州市、太原市、石家莊市、包頭市等城市,大多為依托城市原有製造業基礎而孕育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少,專注於某一單一領域。
主要城市單項冠軍的專注領域
總體而言,我國單項冠軍的產業高精尖特征還是比較明顯的,這有別於傳統的製造業。從主要城市單項冠軍們的專注領域來看,地區孕育單項冠軍企業基本上是基於兩大條件:要麽是經濟發達,技術、人才、資本等特別雄厚,要麽就是城市本身就具有某種類型的產業基礎。基礎薄弱城市寄希望於培育高精尖產業而帶動本地經濟,需要長時間的積累。
03
各行業單項冠軍的空間分布特點
不同行業的單項冠軍企業在空間分布上大致呈現連綿成片、核心集聚、散點分布三種類型。
連綿成片
呈現連綿分布的行業主要包括“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通用設備製造,紡織業,汽車製造業”。
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領域的單項冠軍企業主要生產化學新材料,作為其他高新產品的原料。空間上,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山東半島等地區,在杭州市、寧波市、紹興市、濟南市、合肥市等城市形成連綿成片形態。
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空間分布
通用設備製造可用於多個行業的設備製造。在長三角形成大麵積連綿成片區域,如杭州、寧波、蘇州、上海以及合肥等城市,在山東半島也形成連片形態。
通用設備製造業空間分布
紡織業以服裝製造為主,成片分布在蘇南浙北以及山東半島。
紡織業空間分布
汽車製造業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地區,滬杭甬、蘇錫常、浙西南等地區熱點突出,其次在京津與山東半島地區也形成連片形態。除這兩大區域外,汽車製造業在十堰市、長春市、西安市等城市形成集聚點。
汽車製造業空間分布
核心集聚
呈現核心集聚的行業主要包括“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航空、船舶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專業設備製造業主要是生產與能源、建築工程有關的機械設備,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地區,在寧波市、上海市、杭州市、台州市、蘇州市等城市集聚分布。此外,北京市、徐州市也分別形成一個集聚核心。
專用設備製造業空間分布
鐵路、航空、船舶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集中分布在長三角地區,尤其是常州市、上海市兩座城市,在廣州市也形成一個集聚核心。
鐵路、航空、船舶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空間分布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市、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形成三大集聚核心,同時在其他地區形成多個散點。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空間分布
散點分布
呈現散點分布的行業主要包括“醫藥製造業,金屬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醫藥製造企業數量少,且散布在多個城市,沒有形成明顯集聚核心,也未連綿成片。
醫藥製造業空間分布
金屬製品業主要生產鋼、鋁製品,用於智能設備與建築工業。在長三角地區的蘇州市、常州市、南通市形成集聚,但在其他地區呈現出散布狀態。
金屬製品業空間分布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主要是生產新能源玻璃,大多數地區以散點分布的形態為主。
非金屬礦物製造業空間分布
三種分布形態意味著三種不同的發展模式。連綿成片分布的企業依托基礎優勢,同時與其他企業配合協作;核心集聚分布是因為企業要依托強大智力、技術支持,共享資源,所以形成集聚核心;散點分布考慮是由於受到政策影響較大,城市之間存在競爭的可能性。通過三種分布形態,可以初步發現:依托單個城市必不是良好的發展模式,需突破城市,在更廣域的城市群層麵形成配合協作,這樣才能使產業發展壯大。
04
單項冠軍的企業規模
規模分布
企業規模區間分布
根據本團隊收集整理的單項冠軍企業(包含示範企業、培育企業及冠軍產品所在企業)參保人數數據——
單項冠軍企業規模分布峰值出現在400-600人,600人以上區間呈現出規模越小、數量越多的反向特征,而1萬以上的長尾特征也非常明顯。
單項冠軍企業規模平均數為2000人,而中位數則出現在800人,77%的企業規模小於平均值。
空間分布
各城市的單項冠軍平均規模
在空間上,全國總體呈現出“區域+層級”的疊加特點。
長三角整體呈現出各城市居於中等水平的特點,顯示出這些城市其單項冠軍企業覆蓋各個規模層級,整體實力較強。
而在中原城市群等部分城市群地區,特別是太原、長沙、鄭州、武漢、銀川等核心城市居於中高水平,這些地區大型龍頭企業帶動的特征顯著。
而其他地區特征並不突出,除了諸如柳州、金昌等具有特色引領產業的城市規模較大之外,企業平均規模總體上相對較小。
城市特點
各城市的數量與平均規模
從具體城市來看,企業平均規模差異隨企業數量的增大而收斂。數量在20家以上的寧波、北京、深圳、杭州和上海其城市平均企業規模在2000人上下。
而數量在10-20家的常州、青島、蘇州、南通、泰安、煙台、淄博、長沙、濰坊等地,其城市平均企業規模則分布在1000-7000人左右。數量在10家以下的城市其差異化則更為明顯。
數量TOP30城的分規模區間數量累計
那麽,數量較高城市的平均規模差異較小會不會是“被平均”造成的巧合呢?進一步從數量排名前30城市的分規模區間企業數量累計來看, 參保人數200-2000人的區間是其最集中分布的區間,可見企業數量較高城市在企業規模構成上是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的。
從本期的分析可以發現,盡管存在“巨無霸”型的單項冠軍,但大量的單項冠軍都集中在規模較小的數值區間,特別是綜合實力較強的城市,這一特征更為明顯。而在其他一般城市,既有少數幾家龍頭企業帶動的城市,也存在以規模較小的特色培育型企業為主的城市。
05
單項冠軍企業的成立時間
時間特點
思考1:厚積薄發和彎道超車
單項冠軍企業成立時間可劃分為三個階段:1990年以前成立的單項冠軍企業較少,每年一般不超過5個;1991年至2010年是單項冠軍企業成立時間最集中的時期,其中2003年最高,達到53個;2011年至今成立的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又開始變少。
目前大量的單項冠軍企業都經曆了10-20年的發展,在技術上有著長期的積累,是創新發展極其重要的基礎。
2011年後成立企業大多在新興方向上有所突破,未來發展潛力較大。
單項冠軍企業成立時間特征
地區特點
思考2:高成長性和傳統優勢
山東省企業成立時間相對較近,2001年以來新成立的單項冠軍企業占比近80%,其次像上海市、陝西省、四川省、天津市、重慶市的占比也較大,體現了這些地區的高成長性。
另一些省市,例如江蘇省、北京市、浙江省,雖單項冠軍企業數量較多,但2001年以來新成立的單項冠軍企業占比其實並不高,這些地區具有較強的傳統優勢。
不同時期成立企業空間分布
不同時期成立企業省級特點
從具體城市上,新近成立的單項冠軍企業占比最高的城市多集中在濰坊市、泰安市、長沙市、福州市、湖州市、大連市、淄博市、常州市、南通市、常州市、寧波市、武漢市、蘇州市等城市,這些城市新企業成長性高,尤其是濰坊市、泰安市兩座城市,2001年以來成立的單項冠軍企業超過了85%。
不同時期成立企業城市特征
產業特點
思考3:產業領域的更新疊代
專用設備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儀器儀表製造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2001年以來新成立的單項冠軍企業占比超過了60%,這些行業覆蓋了近些年來的發展重點。
不同時期成立企業分行業特征